遠景領航(北京)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400-005-6109 京ICP備11046134號
文章摘要: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美國寄宿生活。前選擇留學美國的學子還是比較多的,而大部分留學美國的學子不選擇住校,而是選擇了寄宿在美國本土家庭中。寄宿家庭的好處就是與美國人一起生活
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美國寄宿生活。前選擇留學美國的學子還是比較多的,而大部分留學美國的學子不選擇住校,而是選擇了寄宿在美國本土家庭中。寄宿家庭的好處就是與美國人一起生活,能夠更深入的了解美國文化,學習語言,學生安全有一定保障。但是,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生活習性不同也,如何能更快適應寄宿生活呢?
1.預先培養自理的生活能力
在國內,許多父母從小嬌慣孩子。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洗,飯菜都是由父母做,導致他們做家務的能力低下。有的孩子連每天需要換洗自己的衣服都不知道。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,開始寄宿生活,許多以前父母操辦的事情,現在不得不親力親為。他們不僅要掌管自己的學業,每天還要學會按時上食堂,自己買菜,買飯,自己鋪床,收拾自己的房間。因此父母在孩子上寄宿學校之前,就應該提前開始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。讓孩子從洗澡,洗衣開始,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。
2.擁有安全的意識
孩子進了寄宿學校,老師除了要完成固定的教學任務之外,每天還要面對全班三、四十個學生,他們不可能和父母一樣地細心觀察和照顧每個孩子。因此,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,注意自身安全。讓他們明白父母不在身邊時,如何保護自己。
在北美的學校之中,常常聽到的校園欺凌現象。在瑪希婭主管的寄宿夏令營時,每10個參加寄宿夏令營的孩子就配有一個輔導員帶領他們活動,照顧他們的生活和起居,盡管如此,還會有碰到年齡大的孩子欺負個子嬌小,老實厚道低齡孩子的例子。一次,一個男孩連續幾天都被同寢室的大孩子欺負,每天被叫去收拾大孩子的衣服。而那個小孩由于害怕不敢告訴別人。直到我們的輔導員注意到了,才給那個小孩解了圍。
很多時候,孩子在寄宿學校受到了欺負,不愿告訴父母或老師,因此在孩子開始寄宿生活之前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設想可能出現的情況及其應對的方法,讓孩子明白被欺負不是自己的錯,不要委曲求全,而要據理力爭。如果自己不能解決可以告訴老師,或者父母。
3.排解孩子想家、戀家之情
剛上寄宿學校的孩子,尤其是小學生,常常由于想家,思念父母而哭鬧。瑪希婭第一年主管寄宿夏令營時,小鎮的獸醫杰娜讓她的2個兒子報名參加。那時杰娜的大兒子11歲,小兒子10歲。寄宿夏令營開始的第一天,兄弟倆半夜想家睡不著,卷起鋪蓋要偷偷跑回家。好在輔導員及時發現了他們的舉動,攔住孩子沒有讓他們回家。那天晚上,輔導員拿出媽媽寫給他們的紙條和全家照。和2個孩子一起重溫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光,并同意讓他們打電話和媽媽道晚安。漸漸地孩子的情緒平靜了下來,并愿意嘗試在寢室睡覺。
寄宿的孩子,離家之后,想家,戀家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。如果孩子因為不愿寄宿兒哭鬧,父母不應粗暴地責罵孩子。而應該慢慢安慰他們,讓他們明白:父母明白他們的心情,也理解他們的感受。
4.定時溝通
父母和孩子約定每天/每周固定的交流時間。在孩子開始寄宿的最初一段時間內,父母可以約定每天和孩子打電話或發短信,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情緒。這樣既可以解決了孩子思念父母之情,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新生活。
此外,在和孩子溝通時,父母要注意避免每天和孩子打許多電話,或者給孩子無休無止地發短信。因為父母頻繁地和孩子聯系不僅會勾起孩子的思鄉之情,也會擾亂孩子的生活,讓他們更難適應新的生活節奏。
如果孩子一天要和父母打好多次電話,那么非常有可能顯示孩子還沒有適應新學校的生活,父母應該和學校老師聯系,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,看看怎樣幫助孩子度過這段適應期。
當然光憑父母和孩子的電話交流,有時并不能完全了解孩子的生活。因為孩子在和父母打電話時,有時很難完整描述自己所有的心里變化。也有很多時候,孩子報喜不報憂。在學校生活中碰到了許多問題都是自己扛,自己解決。因此更需要父母花時間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。因此,孩子周末,或者期末回家時,父母除了問孩子學習情況之外,更要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和孩子進行交流,讓孩子自由傾訴自己的心聲,宣泄心中的不快,這樣孩子才能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理解,體會父母的親情,并建立牢固和親密的親子關系。孩子更不會因長期寄宿而在心理上造成與父母之間的的距離。
大家好,這里是遠景領航,微信號是yuanjinglinghang,很希望和您成為朋友,共同分享留學路上的點點滴滴。也歡迎您加入美國留學QQ群: 113421079,如果您喜歡此文章,歡迎您分享或轉載給您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