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景領航(北京)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400-005-6109 京ICP備11046134號
文章摘要:中美高中生幸福指數對比。高考作為國內唯一的大學入學考試,發展到今天,受到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,公眾對高考的批評之聲也越來越大。
中美高中生幸福指數對比。高考作為國內唯一的大學入學考試,發展到今天,受到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,公眾對高考的批評之聲也越來越大。SAT(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)“學術能力評估考試”,俗稱美國高考,氣氛卻遠不如中國高考那么緊張。主要原因是,SAT考試并不是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唯一通行證,更幸福的是,六月的SAT考試并非美國高中生僅有的一次機會。
從考試內容來看:高考科目分為四部分——語文,數學,英語,文科綜合/理科綜合,分兩天進行(部分地區三天);SAT考試則分為三部分,分別是閱讀,數學及寫作,一個上午225分鐘全部考完。高考作為全國唯一的入學考試,考察的科目毋庸置疑要比SAT多。但是由于沒有一個科學的衡量標準用來比較這兩種考試的難度,我們在此暫不討論。援引杜克教育《2013年中國SAT年度分析報告》針對高考英語及SAT考試的差別分析,指出“高考英語著力考察英語知識,而SAT重視語言的實用性”。考察重點不同,文化不同,教育體制不同,這兩種考試哪一個更難,對于我這樣既參加過高考,也考過SAT的人,也很難做出判斷。只能說,任何考試,尤其是像高考這樣的統一考試,都是折磨人,并且需要大量時間精力準備的。
中國高中生在高二下半學期就學完全部高中課程,進入高三高考總復習階段,再經歷一模,二模,三模,三次模擬考試之后,走入高考考場。而美國10年級生就陸續開始報名SAT考試,在美國本土,一年SAT共有七次考試,所在高中就設有考點,學生們通常自己規劃考試時間,SAT考多次非常普遍。除SAT,他們也可以選擇ACT考試(具同等效力)。在12年級上,學生們還要自己完成除入學材料遞交。為了申請到理想的學校,有些高中生還會報名參加SAT2考試,AP,IB等課程,增加籌碼。而這些是中國高三學生不需要操心的。
實際上,從備考時間來看,中美高中生的復習周期差不多都在10個月左右。不同的是,美國的中學老師不會專門為SAT考試服務,SAT考試相對獨立于他們的高中課程,當然,學校也會開設一些SAT的相關輔導課程。而“應試教育”的大環境,使得中國的中學極為重視高考,高考班一般是由學校挑選最有經驗的老師負責 ,非高考科目經常被忽略。
高考為人詬病的“一考定終身”,實際上也有其現實的無奈。拿美國高中生申請來說,SAT考試分數只占一部分,在校成績和表現占一部分,還包括社會實踐,文書寫作,推薦信等其他申請材料,最后一并被送入大學招生辦審批。單拿推薦信來說,一個背景雄厚,權威人士的推薦信是非常有導向性的,對于很多申請者來說,可遇不可求,特別是對于成績相當的候選者。而如果我們將這樣的入學申請機制移植到中國,對于一部分人來說,可能增加了一部分競爭力。但是,對于生活在偏遠山區,教學資源極度落后的考生,就破壞了公平原則。所以,如果從中國社會形態出發,探討這個問題,高考給了這些孩子一次和所有人公平競爭的機會,無論生活條件,家庭背景優越與否,只要牢牢地抓住這次機會,高考取得好成績,他、她就有機會上自己想去的大學。
雖然有現實的無奈,但一些問題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。例如,如果我們追蹤國內高中三年及進入大學這一個完整時段,就會發現:繁重的高中課業讓高中生幾乎來不及談理想學校,思考未來,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,已然邁進大學,專業已經確定,其中一部分學生直到那時,進入了漫長的迷茫期。而國內大學的轉專業和轉校都非常麻煩。相比之下,美國高中生從9年級開始,就有豐富的機會參觀大學,接觸校方。在遞交材料過程中,學生又必須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,確定遞交申請的大學。進入大學第一年,絕大部分學校尚未分配專業,這就留給他們更充足更寶貴的時間避免困惑期,規劃未來。因此,筆者建議應該在高中時期,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進行指導,提供更多了解大學及專業的機會。
目前,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,大約有七千個SAT考點,SAT考試更具國際化,且近幾年國際生參加SAT考試的人數翻倍上漲 。而作為學術能力的水平考試,也是大學用來評價學生能力,發放獎學金的重要標尺,針對SAT的批評也從未間斷。SAT數學的難度被認為過低(相當于國內數學初中難度),而填空中出現的部分詞匯被指過偏,寫作方面也被批,“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,提高到較不錯的成績,因此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真實的寫作水平”。凡是人發明的就都會有漏洞,任何一種考試都不會百分百完美。距離上一次SAT改革,也就是2005年, 十年過去了。2016年,SAT將全面改革,從考察范圍,題型,題目難度等方面,新SAT都將與現有SAT考試有所不同。與此同時,國內高考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化,高考人數從2008年達到一千萬人后,連續五年下降,今年略有反彈,增幅百分之三。相關人員指出,今年的增長原因主要有兩點:高中生比例增加;職業學校的學生參加高考比往年容易。無論是美國高考,還是中國高考,改革都是形勢所趨。
作為中美兩個大國,高考體制的相互借鑒符合發展需要,但也要考慮本國國情。兩國高考,不僅僅是一場考試,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一部分。如何通過一場考試選拔人才,這值得教育從業者和整個社會的關注。
大家好,這里是遠景領航,微信號是yuanjinglinghang,很希望和您成為朋友,共同分享留學路上的點點滴滴。也歡迎您加入美國留學QQ群: 113421079,如果您喜歡此文章,歡迎您分享或轉載給您的朋友。